設計思想:
在避免碳素物焦化和膨潤土燒結的最佳焙燒溫度下,且在富氧氣氛中自燃,去除廢砂中可燃物,使粘土失去活性,燃燒機僅作為維持自燃的補充熱源。
工藝簡介:
廢砂自爐頂分散投入爐內,在流動層經過一次焙燒后下降到爐底的逆流式熱交換器中,繼續進行二次焙燒,并與流動空氣進行熱交換,焙燒砂自爐底排砂口排出(見節能焙燒爐示意圖)。爐內溫度穩定,停爐重啟動時間約30分鐘(見圖1),當廢砂的含碳量2%附近時能耗達到最低值(見圖4)。
工藝設計:
圖2和圖3可見,當焙燒溫度超過700℃時,膨潤土燒結致使剝離率降低,同時碳素可燃物的焦化會造成焙燒砂殘碳量上升。因此,工藝設計將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,對焙燒條件進行優化,并選擇合適的廢砂配比,以獲得最佳的再生質量和成本效益。
整廠設計:
可根據客戶的廢砂情況及再生砂質量要求,選用離心式、研磨式再生機械進行深加工,并配套相關的輔助設備。
圖1 爐內溫度分布曲線
圖2 焙燒溫度與膨潤土剝離的關系
圖3 爐燒溫度與再生砂殘碳量的關系
圖4 重油消耗量與廢砂含碳量的關系
案例一
案例二
案例三
案例四